当前位置: 主页 > 综合 > > 详情
在40年来最令人困惑的时期关注数据,美国和亚洲…… 焦点快看

证券市场红周刊   2023-05-16 20:43:51

(原标题:在40年来最令人困惑的时期关注数据,美国和亚洲……)


(相关资料图)

红周刊 特约| 杰伊·佩洛斯基

时间已经到5月中旬,但纽约市的气温比往常低了12度,这完全不像五月份的天气,而更像是3月中旬。美国股市也和天气一样反常,4月末,标普指数只比去年同期和前年同期上涨了不到3%。时间流逝,可我们却没有什么收获。美联储或许也有同样的感受,在采取了50年以来最激进的加息后,通胀水平仍是高于目标水平。对于未来的走势,我们认为牛市即将到来,美国和新兴市场有很好的机会。

周期的复苏动力

比所有人想象的更快

市场上的投资人在衰退与否之间来回摆动。根据亚特兰大联储NowCaster预测模型的数据,一季度经济增长为1%左右,根据二季度的初步数据,预计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增长约为1.8%。这就好比天气,说下雨就下雨,说天晴就天晴。投资人有时候看到一个数据就说要衰退,看到另外一个数据就说不会衰退。

但我们要关注的是当前的状况,阿波罗全球管理首席经济学家托斯滕·斯洛克(Torsten Slock)指出:“国家经济研究局(NBER)衰退委员观察的所有指标,都没有显示我们现在处于经济衰退中。”经济同步指标(CEI)优于滞后经济指标(LEI)!

我们仍然认为未来是向好的趋势。多雨湿冷的天气终将结束,我们将迎来和煦的70华氏度的阳光。夏季的开始是一个周期规律,那么,标普指数是否会突破长期交易区间?全球的经济能否展现复苏的力量?我们认为,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,都是肯定的。

随着美联储决定再次加息25个基点,并更加依赖数据的支撑,这意味这美联储有可能停止加息,经济衰退的时间问题早已成为焦点。

我们坚定地认为经济衰退不会出现,而且股票将迎来突破上涨。在2022年中旬,我们第一次讨论在高通胀和深度衰退寻找“中间路径”,从那时起,我们的看法从未改变。我们相信我们找到这个“中间路径”,因为通胀水平大幅下降,速度跟其大幅上涨一样快,但是深度经济衰退并未出现,甚至连对经济衰退的预测都尚未得到证实。

我们始终把目光聚焦在将来,而非过去。事实上,我们仍然相信这次会有所不同,目前的周期运行比所有人想象中都要快,由于亚洲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,欧洲也在采取措施避免经济衰退,我们其实处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早期阶段,而不是晚期阶段。

从美国房地产市场可以看出,数据已经触底反弹。我们预计美国制造业周期即将触底反弹,数据显示,标普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在过去四个月都是46-47之间波动,现在重新站到50以上,美国ISM制造业报告(ISM Manuf report)超出预期,有望触底反弹。

在困惑时 要保持思维开放

目前,恐惧、不确定和怀疑的情绪还是很浓厚,这情绪使得投资者只能看到“新闻头条”,而忽略其他任何信号。因此,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五一假期旅游出游同比增长了100%,相比2019年增长了约20%,但中国的股票市场似乎没有被提振起来;即使美国房屋建筑商普尔特(Pulte)创下新的历史最高点,房地产市场崩溃仍引起了投资者的担忧。

当前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时期,就连著名的美国投资者斯坦·德鲁肯米勒(Stan Druckenmiller)表示,当前是他40多年职业生涯中最困惑的时期。连斯坦都这样说,我们有什么好争论的?我们相信这样的环境下,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尊重数据至关重要。

例如我们很喜欢的彭博社的康纳·森,他最近提道:“用一些数字来说明,今年前三个月,美国个人消费支出(整体消费支出)为实际GDP增长增加了2.48%。这是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消费对GDP贡献最多的一次。同时,库存在GDP增长中的占比减少了2.26%,因为企业满足于缩减他们拥有的库存,而不是增加库存,这也有助于解释制造业的疲软情绪——企业在等待,直到他们绝对需要时才下新的订单。”

我们认为,由于消费占经济总量的70%左右,美国目前的住房市场已经见底,制造业在未来几个月也可能见底,因此从这些数据来看,经济并没有出现衰退。而且,从全球4月份综合PMI来看,产能扩张的速度达到了近一年来最快的水平,供应链的担忧基本上消退了。

亚洲的数据也在佐证一些向好的趋势。例如中国的消费数据强劲,4月份PMI几个月以来首次低于50,原因是加强了对出口的担忧,但综合PMI为54.4,仍然相当积极;此外,房地产自4月份以来,前100个城市按价值计算,年比上升了30%以上;最后,五一旅游数据强劲,4月29日单日接待2000万人次的铁路出行。

我们会继续踏上新的牛市之旅,当企业盈利增长、美联储不再大幅加息、通胀放缓,美国和新兴市场都将重新步入牛市。

本文作者系TPW投资首席投资官、摩根士丹利前策略师兼董事总经理。本文已刊发于5月13日《红周刊》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,不代表《红周刊》立场,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,不做买卖推荐。)

30条 上一页1/30 下一页